开年关键词:“数字空间、智慧规划”——新年大讲堂欢迎你
新年伊始,大家一定对2019充满期待和畅想。然而,对进入转型期的规划行业而言,市级机构改革方案尘埃尚未落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犹抱琵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间紧、任务重……2019,规划行业不会平静,更不会平凡!
为了让小伙伴们更好地了解到大讲坛的主题方向,今日为大家带来超详细的讲堂看点及嘉宾介绍:
1、紧扣行业焦点,主题内容突出
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庄少勤局长在“2018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论坛”、“第一届全国国土空间优化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数字驱动是未来空间治理的重要特征,要让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型生态规划“。”本次大讲堂将“数字空间、智慧规划”作为研讨主题,核心就是要匹配“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工作目标。在具体研讨上,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生态”为总体目标,将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国土空间治理工作网络化、国土空间规划监管智能化作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型生态规划”建设。此外,“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十九大对新时代总体工作目标的高度定位,而“数字空间、智慧规划”则恰恰契合了这一国家战略,体现了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2、3个研讨方向,2大关注聚焦
本次大讲堂的18个议题落脚于3个方面,即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机构整合与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这是考虑到,随着机构改革方案向地市级的推进,2019年大家最为关心的事,一个是各地市机构改革正在推进;一个是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迫在眉睫。
因此,本次大讲堂一方面就是要邀请大家一起讨论未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是什么,与其匹配的数字化支撑应该是什么样,具体怎么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如何构建和实施?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指标体系、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和策略等问题。
另一方面,大讲堂考虑到2019年初各地机构改革所涉及的机构职能调整可能带来的资源大整合,同时面临“放管服”不断深化的复杂要求,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给予指导,有好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以有序推进全方位的资源整合、重构,实现战略目标、技术资源和制度的匹配。
3、众专家智脑云集,理论实践相呼应
本次大讲堂在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信息与遥感分会、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内容设置上以目标聚焦、问题聚焦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契合,专家来自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其中: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学者的前沿研究分享;有包括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国土勘测院、清华同衡的资深专家对行业焦点的分析思考;也有来自上海、武汉等地政府部门对国土规划一体化的实践干货总结;还有IBM、腾讯、上海数慧等单位技术专家对IT技术新动向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思考。各路专家百忙之中拨冗出席,并无私分享前沿思考、传递实践经验,共同为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献计献策。
演讲嘉宾介绍
1、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的思考
林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
2、基于多源感知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
吴洪涛,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国土空间数据库、电子政务、资源监管等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施,先后承担省部级重大项目19项,与团队一起建立了全国无缝衔接的“国土资源一张图”、网络化自动审查的电子政务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3、规划国土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激荡10年
潘兰平,女,汉族。现任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信息中心书记、主任。长期从事规划、国土、房产领域信息化工作,曾荣获中国信息化成果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科级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领衔上海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海空间大数据动态监测和辅助决策项目建设。创新打造了大数据工作室,牵头制订了《空间数据工作室》管理办法,在单元规划职住平衡、郊野公园建设成效监测与评估等实际案例上有丰富的研究应用经验。
4、自然资源适宜性和承载力“双评价”计算框架设计
杜清运,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杰出学者。1987年7月获工学硕士后留校,先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和美国加州大学进修及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数字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理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新媒体地图、移动地理计算等。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奖十五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他论文200多篇。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测绘局跨世纪优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担任国际制图协会(ICA)理论地图学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武汉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测绘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
5、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赋能
程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架构师,数据中心产品线总经理。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城乡规划领域具备丰富工作经验,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资格,美国PMI认证的PMP。
6、释能数据,加速企业AI之旅
冯衍先生是IBM大中国区云集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业务总监。主要负责推动以IBM Watson为核心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开展,从而帮助政府与企业提升业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开展业务创新,并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在冯衍先生 IBM 20年职业生涯中,历任IBM软件集团社交软件产品线华东区经理、IBM软件集团业务分析产品线华东华南区经理、IBM解决方案软件集团华东区总经理、IBM Watson中国区业务总监。
冯衍先生在金融、政府、制造、零售、互联网等行业领域有着多年的专业经验,在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也有着较深的研究。在担任IBM Watson中国区业务总监和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国区业务总监期间,亲自参与并推动了以IBM Watson为核心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各个主要行业领域的探索、实施和落地,并构建了围绕IBM Watson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7、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展望
贾克敬,研究员。现任自然资源部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所所长,中国土地学会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长期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理论方法研究,尤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主持编制多个区域、省、市、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研究编制工作,牵头起草《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等多个技术标准。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出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第一作者)等专著四部,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
8、面向高品质空间的数字化城市设计
杨俊宴,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重点支持对象,《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期刊编委,《Urban Studies》、《城市规划》、《中国园林》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研究重点为数字化城市设计。
近年来持续将多源大数据研究应用于城市设计实践,主持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2部,发表海内外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主持《上海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研究》、《广州城市中心体系规划》、《大连市总体城市设计》、《威海市总体城市设计》、《登封市总体城市设计》、《杭州钱塘江两岸城市设计》、《杭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等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并主持两个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的大数据分析项目,主持和合作完成的设计与科研课题先后获奖44项。近三年获得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创新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9、从“新”出发——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探索与思考
熊伟,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数字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高级规划师。一直致力于城市量化研究和规划领域的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工作。负责的作品主要有,武汉市规划一张图,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众规武汉平台建设,武汉总规众绘平台建设和规划大数据库建设等,参与过多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等。获得部省级奖项二十余项,发表科技论文十余篇。倡导数据驱动的规划创新,努力实现人和机器一起做规划。
10、空间规划治理变革与规划院发展升维
王晓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控规学委会副主委,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注册规划师管理委员会委员。
曾负责或参与了《<城乡规划法>解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与创新》《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兰西城市群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家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研究等区域性规划,呼和浩特、吉林等战略规划,贵阳、辽阳、德阳等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关村产业布局、株洲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11、国家治理视阈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架构
王伟,城市规划工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担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与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数字城管专家。
12、智慧规划背景下的规划协同创新
张赛男,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产品经理。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克拉克大学IDCE(Internationale Development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负责数据中心规划协同服务平台产品的研究、规划、运营和管理。参与规划一张图、规划数据中心、省级规划信息化、全国城乡规划平台、总规改革等业务和产品方向的研究。先后参与深圳规土委数据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智慧规划师系统、上海战略规划综合应用平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系统、济南市战略与总规协同服务平台、广州南沙规划协同服务平台等项目。
13、机构改革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选择
张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
14、携手腾讯云,打造更有温度的数字政府
黎伟.Weisli,中山大学管理学学士,12年+大数据从业经验,目前担任腾讯云政务民生架构师,方向为腾讯云政务行业数字政府业务拓展。
从业经历:
2006-2012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数据工程师
2012-2013 成都数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合伙人
2013-2016 爱立信(广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架构师
2016-2017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师
2018至今 腾讯云,政务民生架构师
15、武汉国土规划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彭明军,男,1973年4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国土资源部第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工作。现任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处长。
16、国土规划一体化信息平台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
王亮亮,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业务智能产品线副总经理。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后一直在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规划信息化工作9年多,目前主要承担业务智能产品线运营管理、重大项目管理实施、市场活动策划等工作。
17、基于一张蓝图的项目策划协同
齐喜盅,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智能产品线总经理,在城乡规划和环保信息化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了国内多个城市的环境保护、城乡规划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多次报奖。
18、开源开放的新一代国土规划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苏乐平,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架构师,软件工程硕士。曾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传感器研究所语音身份鉴别课题组任助理工程师,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任程序员、项目经理、GIS开发部部长、主任助理等职位。2001年加入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创业团队,历任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总架构师等职务。自1993年开始,一直从事城乡规划信息化领域的工作,对计算机软件工程、规划空间数据应用、应用系统体系架构等领域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
欢迎各位小伙伴报名参加~
2019数慧新年大讲堂
届时,我们会进行网络直播,欢迎大家关注